默默奉献的教育家蔡任平校长
/ 麦翔
蔡任平(左3)与黄润岳、林连玉、黎博文教总四位主席,1961
蔡任平(1893—1969),广东梅县人。育才1907年创办(考证显示不是1908年),1924年增设初中部。六年后蔡任平南来,出任中学部教务主任。1934年,接任校长,开始了掌校30多年漫长的人生征程。30年代是马来亚华校蓬勃发展的时期。他的住家就在育才小学附近,把学校当作家,献出全部精力建设与扩充育才。1940年,育才设高中和师范部,实现了他的第一个愿望——完整学制的育才。
育才以严谨的纪律、为人称道的学术水平以及雄霸一方的体育运动,名闻遐迩。蔡任平夙夜匪懈追求的第二个理想是把木板、亚答校舍的育才,扩建为与北马“最高学府”相称的现代学府。和平后,董事部投下巨资,落实三期浩大的扩建工程,1961年才圆了这个梦。但攀升到顶峰的育才,也即是它被单元主义“吃掉”的开始。1963年改制,以消灭母语教育为鹄的“国中”横插进育才校园,鹊巢鸠占。1969年,蔡任平来不及看到育才复兴和迁校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即与世长辞,长使英雄空遗恨。
蔡任平校长逝世40多年,今天提起他的名字,不少霹雳州人(除新生代外)会告诉你“蔡任平就是育才,育才就是蔡任平”。这是蔡任平一生的写照。
蔡任平与林连玉是同时期人,并且同具有“更无暮夜苞苴羞”高尚德性的人。两位儒者,前者是默默耕耘的教育家,后者则教育之外,更是“怒奋空拳搏虎头”的族魂。但蔡任平到底是受华教界尊重的老前辈。当第一届教总主席陈充恩遇刺身亡,蔡任平众望所归,继任教总主席。但也仅仅是一届,此后专心致力于育才的建设,与霹雳教联会主席职务,甘当第二线领袖。虽然如此,他依然陪伴林连玉出席华教三机构会议;马六甲会谈等重要谈判,他还是代表之一。
蔡任平与林连玉性格何以不同?蔡任平在国内受教育,为人素来低调,早年情况少为人知,连家人也不例外。现居吉隆坡的蔡校长公子蔡元评透露,年轻的蔡任平,民初曾报名军官学校,要强兵救国,遭母亲极力反对而作罢,转而升学日本明治大学医学系。以此看来,少年蔡任平俨然是一位立志以身许国的热血青年,与当时众多青年人相同。可是,南来之后的蔡校长,似乎“老成”起来,规矩规矩局,“为教育而教育”。这可能与他一生恪守孔孟之道不渝有关,也与早年某些顽固国民党人盘踞育才董事部与教师队伍有关(国民党人渗透华校,是战后冷战的特点,见王琛发博士〈马来亚冷战阴影下的 风雨声、读书声与罢课声〉一文,发表于2008年12月韩江校友会总会主办的“50 年代华校学生运动在历史上的定位及影响”论坛)。我私下佩服蔡校长的“定力”。1957年11月育才发生罢课轩然巨波(蔡校长被召赴政治部问话),他留下的十多本日记里,却水过无痕,只字不提;那种不偏不倚,不沾一点尘的“中庸”之态,恐怕不是偶然的。
然而,蔡任平坚守中华文化传统,坚守母语教育立场,反对单元化压迫,是无庸置疑的。所谓“佛都有火”,1958年年中,正值改制华校的措施频频压来时,教育部首席顾问官贝克来校视察,蔡任平当面上书,条陈“10条”,反对驱逐超龄生、会考英文出题、华校高中毕业生不得注册为教师等。过后,修函上达马华公会会长林苍佑、教育部长,郑重重申其要求。1959年,他当了注册开办的怡保深斋中学董事,暂时收容深斋新生,还是深斋的接生婆之一。
蔡任平服务育才长达33年,是育才在职最久的校长,可能也是全马的纪录吧。蔡任平为育才、为华教作出重大贡献,功不可没。
(作者为霹雳州文史工作者、育才百年校史特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