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玉先生当年为华教殉道,他被褫夺公民权后,必须离开华教运动的队伍。尽管如此,他抵抗联盟政府的单元化政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我们享有的空间比他当年更大,有更多的条件去争取华文教育。随着经济发展,各族群的中产阶级在八九十年代兴起,公民社会逐渐壮大,烈火莫熄运动催生多元族群斗争路线,2008年后两线制雏形初现,大马社会已正在极力摆脱种族政治的桎梧,大步迈向多元开放和民主政治的新纪元。 这些有利的条件,是林连玉先生的时代所未有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华教运动的斗争和动员对象一直局限在华社,这使当权者很容易把华教运动标签为种族沙文主义和挑战马来民族。种族主义份子利用这一套恐吓马来社会,分化华巫两族。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勇于跨出舒适地带,参与公民社会活动,与其它非政府组织和友族团体在 母语教育、文化权利和民主人权的议题上合作结盟,打造进步的公民社会统一战线。
当民主人权获得保障,母语教育权利才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发展一样,母语教育运动必须发展成一个各族群都可接纳的民主诉求。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跨族群的工作上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和马来团体PAKSI和淡米尔基金联办反数理英化论坛、和其它非政府组织联办“爱心献巴东”文化义演、“林 连玉与马来世界的对谈”学术研讨会、跨文化论坛:“伊斯兰文化与经济”、和马来团体PAKSI交流对513事件的看法、网站改成三语版本、筹备出版《林连玉—马来西亚华人的族魂》英文书,还有昨天举办的“林连玉与Usman Awang: 真正的爱国者研讨会”。
在组织发展方面,本基金会属下的联络委员会 在努力运作下已成功设立六个联委会,吉兰丹、柔佛笨珍、槟城、森美兰、霹雳和马六甲州联络委员会。目前吉打与玻璃市州也已着手筹备成立吉玻联委会。我们将在下星期南下柔佛和一些地方华教工作者讨论设立柔佛州联委会,登嘉楼州联委会的设立也在商洽中。
各位同道,美化林连玉先生墓园的工作已于去年11月基本完成。林连玉纪念馆虽已筹获390万令吉,但是觅地工作并不顺利。两年来看过20多个地段,有些价码太高、有些位置不好、有些被人捷足先登,详情执行长丽芳待会将会解说。我在此呼吁社会大众、善长仁翁献地给林连玉纪念馆,抑或以优惠价格售给林连玉基金,让林连玉纪念馆能够尽快建立起来。
接下来的一年,我们仍然把建立林连玉纪念馆列为我们的首要目标,然后同步推动软体建设。我们将继续推动跨族群和公民社会的串联工作,举办类 似“国庆月反思大马系列活动”、“语言理论小型研讨会”、“国中生辍学研究”、“与淡米尔文教育团体交流”、出版双语会讯 等等。林连玉基金也将持续关注国内各族群的文化教育权利议题,包括淡米尔文教育、原住民的传统习俗地争议等等。
华教运动日趋僵化和老化,越来越少年轻人加入华教的队伍,这是一个严重和亟待关注的问题。因此,吸引年轻人参与华教运动,培养年轻人成为接班人,将是我们其中一个工作重点。
林连玉行政部将与青年和大专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例如,这几个月我们将协助学运的“一人一元声援苏淑桦”运动,苏淑桦勇于挑战大专法令,符合林连玉老先生“批龙甲,博虎头”的精神,我们非常 欣赏她的勇气也将全力支持这项运动;下个月,一群大专生将前来与林连玉基金交流,我们将讨论合作的机会。我们正在策划中的“公民课 程”、“民主教室”、“人文课程”和“华教故事”等都是为了通过多元管道教育和培训青年和大专生。
各位,无论我们循着林连玉先生的道路走了多远,我们不会忘记我们的使命是纪念林连玉先生,我们绝不舍本逐末,放弃基本的工作。在此我呼吁所有林连玉会员、委员和董事踊跃出席8月13日由丹州联委会举办的“教育就是希望”系列活动,地点在吉兰丹中华工商总会;以及8月21日的“走进林连玉,相约槟榔屿”华教节序幕礼。今年的华教节序幕礼由槟州联委会轮值主办,在紫云阁德教会举行。至于12月的华教节系列活动,将包括与隆雪华堂联办的“春雷动地”大汇演及其它活动。
我欢迎各位给予我们过去一年的表现给予评价与意见,以让我们在来临的一年做得更好、更接近我们的愿景。
谢谢!
杜乾焕 博士
林连玉基金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