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团对文化与教育的诉求

作者:鍾伟前

华人由中国南来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以前,真正的大量南移,也不过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事。随着华人的大量南移,因为各种原因和方便,使我国早期华人自动的组织起来 ;19世纪以前的华人组织多以义山及寺庙的形式出现,而这两者可说是早期华人移民的宗教中心及福利中心。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与人口增长,以及经济活动的发展,为处理、协调与促进各地区开发及照顾华人的各项福利,宗祠、会馆及行团等华团因此相继成立。日军南侵占领马来亚的3年零8个 月期间,华团被迫关闭或停止活动,有关华团记录和档案多在这时期毁于战乱。战后华团纷纷恢复组织,在组织形态上,华团趋向从市级、州级到全国性的纵向组织系统发展;而在活动宗旨方面更趋向维护社会公益及争取民族权利的方向发展,如在争取公民权、提升华社教育、文化水平方面等。

目前我国社团注册局将国内社团除政治性社团外,根据宗旨与内容把非政治性社团(如教育、休闲等)共分为12组,国内共有3万5千个注册社团,其中华人注册社团共有7766个(2003年12月5日、《星洲日报》)。华团作为本邦华人社会一项重要支柱,其中以董教总、各州中华大会堂、各州商联会及各乡团总会更是自战后至90年代前,引领我国华社在维护社会公益及争取民族权利的方面,作出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可是自90年代后随着某些华团在策略上采取协商路线,加上政党的渗透分化华团,以及更多由政党扶植的华团的出现,华团在政、经、文、教各领域的立场及看法渐渐出现分歧。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语文、多元宗教及多元文化组建的国家。国家独立前,各族人民在交往与合作方面是不存在严重的问题,国家自1957年独立后,初期在各领域仍然呈现多元与开放的精神。可是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变迁,各民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地位与处境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自50年代末至60年代开始,随着一股极端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单元化思潮的抬头,致使各项带有种族主义单元化的政策开始通过法令或行政措施等形式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重要领域逐步加以贯彻。

华团涉及文化与教育问题的4份重要文件

1971年,文青体育部召开国家文化大会,在该项大会中,通过及制定国家文化政策,同时颁布“塑造”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
(1)马来西亚的国家文化必须以本地区原住民的文化为核心;
(2)其他文化中有适合和恰当的成分可被接受成为国家文化的一部分;
(3)回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成分。

针对这项有强烈同化倾向的文化政策,遭致华社的强烈反对及抗议。1983年,为抗衡极端的种族主义及单元国家文化政策,全国华团在槟城召开文化大会,向政府提呈华社对国家文化看法的《国家文化备忘录》(简称《文化备忘录》)。随后,由各州中华大会堂、总商会及董教总共15个华团形成华社的领导核心,于1985年,更联合其它主要华团共27个单位签署了历史性的《全国华团联合宣言》(简称《华团宣言》)。1998年,由堂联(华总的前身)草拟的《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简称《华团总纲领》),基于这份文件对时局的乐观评估,以及在前两份文件的沿续性方面,让华团产生疑虑,这份文件也在争议声中,由堂联联合部分华团共同签署。1999年全国大选前夕,基于热爱国家与关心民族前途,11个全国性华团在《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的精神实质下,进一步扩大对国家各方面的意见,草拟了并得到二千多个华团联合签署《1999年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简称《大选诉求》),以向所有政党和来届政府,提出要求支持与实践这份文件内容。

全国十五华团领导机构

1983年为因应局势的变动和需要,推动了董总、教总及各州中华大会堂及商联会等联合成立了“全国十五华团领导机构”。因为它凝聚全国华人社会的力量,领导进行捍卫民族合理权益的斗争,所以当时被拥护为我国华社最高领导机构。在风起云涌的80年代,“全国十五华团”的确不负众望完成了几项对华社极具意义的历史性任务,其中在其领导下分别在1983年及1985年签署发表的《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就属其中荦荦大者。

《文化备忘录》与《华团宣言》

马来西亚各州大会堂暨董教总等华团领导机构于1983年3月30日联合向文化、青年及体育部提呈《国家文化备忘录》,“为了响应文化、青年及体育部的要求,特联合提呈这份备忘录,原则性地表达了华人社会对国家文化问题的基本观点,作为当局检讨有关政策的参考。”

《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的签署发表,表达了华社对过去有关当局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及教育各领域未能给予各族基本的平等权利,而深感不安,它要求当局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基于联邦宪法、国家原则,以及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基础,确保我国基本人权及民主权利不受侵害,并且明确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应以下面四项原则来建设“国家文化”:
(1) 我国各族文化的优秀因素是国家文化的基础。
(2) 科学、民主、法治精神与爱国主义思想,是建立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3) 共同文化价值观应通过多元民族形式来表现。
(4) 国家文化应基于民族平等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来建设。

换言之,华社是基于以上一个前提(承认及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性本质)、二项精神(基本人权、民主人权)、三项基础(联邦宪法、国家原则、联合国人权宣言)及四项建设国家文化的原则去捍卫及争取民族的合理权益。

全国15个华团领导机构于1986年1月9日成立全国华团民权委员会,藉以贯彻1985年10月12日公布的《全国华团联合宣言》。

因此《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不仅表达了华社的普遍及长期愿望,同时也确立了它在华社所拥有的至高地位,成为当时全国十五华团乃至日后全体华社的最主要的长期奋斗目标。1983年的《文化备忘录》和1985年的《华团宣言》,在今天依然掷地有声,是执政者不可忽视的民意。可以这样说,1999年全国大选前夕提出的《华团大选诉求》也是基于这两份文件的精神而草拟。

堂联的成立与《华团总纲领》

1990年随着堂联(华总的前身)的成立,1991年11月25日,全国十五华团领导机构召开最后一次理事会议,正式宣布解散,并发表联合声明,明白宣称堂联、董总、教总三大机构日后“将取代及延续十五华团的斗争目标、工作形式和团结精神”。虽然后来的发展显示,三大机构未能落实联合声明所称的延续十五华团在工作形式及团结精神。惟三大机构都不轻言放弃延续十五华团斗争目标的声明。

《华团总纲领》

1996年11月由堂联所提呈一份声称延续《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的《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简称《总纲领》),并欲召开全国文化大会予以接纳通过,其后因各项因素使大会只接纳这份《华团总纲领》为初稿,并将这份初稿交予一扩大之专案小组讨论充实之,再提呈回大会接纳通过。

以董教总为首的华团坚持地认为,一份声称欲指导华社具体文化工作发展的文化总纲领必须要延续《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所秉持的三项精神和实质内涵:
一、 延续《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所秉持的三项基础(联邦宪法、国家原则、联合国人权宣言)、二点精神(民族平等、民主权利)以及建设国家文化的四项基本原则,作为论述原则和基础。
二、 延续过去全国十五华团的民主精神,在研讨、草拟及决定《文化备忘录》和《华团宣言》之定稿所秉持的平等协商,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和决定程序。
三、 继续奋斗,致力落实《文化备忘录》和《华团宣言》中未完成的目标。

可是在协商过程中,并未能取得共识,在双方对该文件对时局的评估,以及在前两份文件的延续性方面,出现争议的情况下,董教总最终于1997年10月13日致函华总,表明不克出席由华总召开及通过该文件的华团文化大会。

《大选诉求》的发布

9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竞争与科技竞赛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在国内因金融风暴后,政经形势也起了相当大的变化,因应这些变化出现了各种变革的呼声。与此同时,华社在我国各领域内尚有许多极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随着1999年全国大选的来临,由董教总、雪华堂为主的11个华团联合组成工委会,经过多月的集思广益和多次会议的斟酌修订,一份延续1983年《文化备忘录》和1985年《华团宣言》的精神,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各领域的《马来西亚华团大选诉求》文件于是出炉。1999年8月16日文件通过媒体发布后,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除获得朝野各政党的认同,同时也得到全国各地2千多个团体的热烈响应及签署认同。

结语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着一个民族及国家的兴盛衰败。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语文及多元宗教的国度里,任何文化课题的研讨,必须以民族平等及民主权利的精神和原则为前提,配合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需求,不时的对以往的文化观点和原则加以检讨与调整,以便在承传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发展契机。

《文化备忘录》及《华团宣言》的签署发表至今已近廿年,虽然在这段期间国内外的形势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总的来说两份文件立论中所秉持的基础、精神与原则,及它深入而全面提出华社要求与建议的诉求,至今仍然符合华社的意愿以及主要的奋斗目标。

要达致全民团结,首先必须承认及接受我国社会的多元性本质。但是,目前的国家语文,教育及文化政策却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与强制同化他族的倾向,只以单一民族的立场与观点看待与处理语文、教育及文化问题。这个“第一种族中心主义”的政策与我国社会多元性本质之间的矛盾,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我们认为,应该以联合国人权宣言、联邦宪法、国家原则、各族平等与民主协商的精神与原则作为讨论国家文化问题的基础,以确保各族人民继承与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及各族之间真正做到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由于现行的国家语文、教育及文化政策,以及文青体育部据以塑造国家文化的三项原则,并不是建立在上述各项基础上,如果继续施行,不但不能达致国民团结的目标,而且必将加剧种族极化的不良趋势。

来源: 《董总50年》(董总:2004年)
电子档来自:董总网站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