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更高层次的学术建构

马来西亚独立建国60周年了,60年来,华文教育虽然在夹缝中求存,但在一代又一代的华教人士之坚持与奋斗下,迄今基本上维持良好。马来西亚华人到中国或台湾,往往在语言接触中让彼邦人感到惊讶:你们在马来西亚怎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费一番的口舌解释之后,难免要感念我们过去的先贤们对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坚持,从而让我们与大中华圈的人们在语言交际上几乎无所隔阂。 然而,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多年以来,民族教育一直与国家同在,也为社会培植了各方面的人才。在当局的高等教育政策松绑之后,过去几为“铁树开花”的华社民办大专,也在近一二十年间逐渐成为民族教育的其中一环,让过去只有中小学层次的华社办学,也终于有了顶层结构。这样的情势下,华社也许该改换过去的思维,让长期以来所坚持的民族教育不再停留于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而应该为社会储备学术人才与研究资源了。人们应该看到,在我们的社会,人才与研究成果的储备与积累,其实是让族群能参与对话或回应特定课题的必要条件。 这方面可话分两头:其一,是培育高等教育子弟,其二,则是对研究项目的积极开发与配合。首先,在培育高等教育人才方面,一些会馆或社会组织,如今除了中小学的奖学金或助、贷学金,也赠设大专生的部分了,惟对于学士之后的高等学位,则远还未及。或许人们认为,中小学是基本教育,而随着社会情势的发展,如今上大专也几乎是未来青年踏入社会谋职的基本学历资格了,因此逐渐留意到这方面的补助。至于大专毕业之后的高等学位,人们或许还以为,那是条件许可者才继续追求的更高理想,已不属于基本教育的范围,因此不纳入奖助或补助的范围?这样的情况,其实让不少资优的知识青年在大学毕业之后,虽有心继续深造,惟在经济生活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只好投入社会“暂时”谋生,最终消失在生活的海洋之中,这是极为可惜的。 至于对研究项目的积极开发与配合方面,其中包括了各类资料的提供,以及少不了的研究经费资助。对前一种情况,随着近些年国内外学者相继下乡调查与搜集资料,人们的认知已有所改观,极少抱着“来找麻烦”的态度来摆脸色应对了。后一种情况,则是一般人们比较所难以了解的“学界秘辛”:做研究需要经费的吗? 做研究当然需要经费,不管是理工科的实验室研究,还是文科的社会调查,甚至是纯粹躲在书房里的文本研究,都需要大小不一的费用。比较周详的研究,往往得一定的专款来补助,远不是研究人员的微博收入所能自行承担的了。 近些年,也确实看到一些企业或会馆、组织与大学单位相互配合,拨出款项来进行学术调查与研究,这是极为可喜的发展。过去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觉得大学学术人员都养尊处优,既享高薪又教学任务相对来得少,合该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做研究。大学学术人员该做研究是错不了,但研究需要搭配一定的条件,大学的任务架构中保留学术人员做研究的空间是其一,惟缺乏相应的研究经费,也难以开展较全面的研究工作的。在这方面,尤其是目前我们的本土课题研究,许多亟待分析的资料都不是现成,而需要一定的人力与财力的投入,才能整理出可供研究使用的材料。因此,只是呼吁大学学术人员做研究,而没有提供必要条件,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没有做研究就没有话语权,在面对一些有心人的课题炒作与煽动社会情绪之时,我们如果不曾有过任何的研究成果,就无以有所依凭据地给予铿锵的回应。这些年来诸多的社会议题在媒体发酵之后,人们或许应该看到一些端倪:60年来的建国道路走来,如今华教应该往更高的层次提升,才能追得上国内与国外的需求与挑战了。   刊载于《星洲日报》(4/12/2017),作者:杜忠全,中文系讲师兼系主任。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